本篇文章1212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近来刷小红书总刷到宝妈分享育儿好物?看抖音老遇见素人报告创业故事?别急着感动——小心!你存眷的"世间真实"兴许是经心打算的广告大片。今天就带大家扒开看似日常的「日志式软文」外衣,看一看这届广告人到底多调演!
(推眼镜)先说个扎心事实:你在电梯里躲开的楼盘传单叫硬广,综艺里口播的明星广告叫软广,而让你主动点赞珍藏的"素人探店视频",极可能是升级版邪术攻击——日志式软文。
传统广告 vs 新型日志式软文对比表
维度 | 硬广/传统软广 | 日志式软文 |
---|---|---|
出场方式 | 明说"这是广告" | 伪装成网民日志 |
场景设定 | 拍照棚摆拍 | 真实生涯场景偷拍视角 |
压服层次 | "我商品牛" | "看我亲测好用" |
受害者反馈 | "广告太烦" | "姐妹求链接!" |
(举一个真实案例)某母婴品牌客岁和100位素人妈妈共同,要求每人在自家客堂拍带娃片断,故意打算让宝宝把米糊洒在衣服上。当受众看到妈妈边擦地边惊呼:"还好用XX洗衣液一搓就干净!",转化率比贴片广告高了12倍。
就像你容易轻信闺蜜安利而非柜台大姐,日志式软文有三大杀招:
前阵子有个网红早餐机推广,20个博主统一在晨光里穿着寝衣拍煎蛋。诚然鸡蛋形状完善得可疑,但铺天盖地的"打工人夙兴三分钟"场景,硬是把月贩卖额从800台冲上5万台。
万万别以为这就是万能钥匙!客岁某旅行博主翻车事物还记得吗?显明说好是自发分享民宿闭会,终局被扒出全体人都在同款秋千摆拍,连树叶飘落的角度都差不多——这种操作简直是把受众当傻子嘛!
行内子才懂的三条避坑指南:
先泼个冷水:当初入局可能像2005年才学开淘宝店。但倘若掌握这两把刷子,或者还能分杯羹:
脚色定位 | 新手操作难易度 | 变现途径 |
---|---|---|
生涯记载者 | 接置换商品 | |
垂直领域专家 | 定制广告 | |
剧情策划师 | 按条收费 |
(说一句大瞎话)我自己接过某手机品牌的共同,甲方要求我在旅行vlog里"不经意"展现夜晚拍摄效果。诚然收到新机时超兴奋,但重复拍十几回星空镜头真的会崩溃——广告行业的钱,真没设想中好赚!
▲独家行业数据预警▲:艾瑞咨询最新调研表现,82%的Z世代网民能识别日志式广告,但仍有63%的人表示"看到心动的会购物"。这说明什么呢?受众不是傻,而是更违心为"演得好"的内容买单。
这行当初就像在玩猫鼠游戏——潜伏顾客越聪明,广告就要越不着陈迹。奉劝各位内容创作者:妙技巧包装出生涯感,但真实闭会才算是最长效的滤镜。下次看到特殊"刚好"的生涯片断,记得先问自己:
"倘若把商品拿走,这故事还能成立吗?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