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304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(突然拍大腿)你有没有被一篇游记忽悠着买机票过?刷着友人圈看到"人均500玩转三亚"的攻略,终局去了发现连瓶矿泉水都需要15块?哎别急着划走!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说说,那些让你迫不得已掏钱包的旅行新闻营销文案到底是个啥玩意儿。
#先整清晰基础概念
旅行新闻营销文案啊,说白了就是披着羊皮的广告狼。它不像地铁口塞给你的传单,直接喊"XX景区门票五折",而是伪装成攻略、游记以至吐槽贴,把广告藏在一堆适用新闻里。比如说你搜"新手怎么迅速涨粉",蹦出来的旅行博主素养贴,十有八九就是软文。
举一个栗子:某民宿老板费钱找人写《我在大理捡到爱情》,看着是个浪漫故事,事实每段都在暗示他家堆栈坐标好、床品舒服。等你感动得稀里哗啦订房时,早就忘了这是篇广告——这就叫软文的最高地步。
#硬广跟软广的差别到底有啥不一样
别以为就换一个马甲那么浅易,我做了个对比表你感受下:
对比项 | 硬性广告 | 旅行新闻营销文案 |
---|---|---|
出现方式 | 明晃晃的弹窗 | 伪装成小红书攻略 |
受众防备心 | 直接屏蔽 | 边看边珍藏 |
费用 | 20秒视频广告30万 | 一篇图文5000起 |
有效期 | 播完就生效 | 能被转发三年不衰 |
转化率 | 0.3%的人会点 | 8%的人直接搜目的地 |
(抓头发)是不是突然发现,那些教你"避坑"的攻略,可能才算是最大的坑?上个月我共事就被"本地人才知道的免费观景台"带偏,终局爬到山顶发现要收30块卫生费。
#软文三大中心套路
等等,这里尚有个坑我得提醒你!有些软文会捏造数据,比如说把景区承载量800人的地方说成"逐日限流50人",客岁五一就发生过游客挤爆未开拓地域的事变。
#小白怎么辨别虚实软文
(敲黑板)重点来了!下次看到这一类内容,先做这三个动作:
① 查作者主页:倘若只发过这一篇某地攻略,立刻拉黑
② 看图片水印:连续9张图都带统一家旅行社logo的,快跑
③ 搜价钱对比:把攻略里说的"人均300"加上食宿通行再算一遍
有回我刷到个"穷游西藏攻略",说青旅床位30块。终局搜了才发现,人家说的30块是淡季价,还备注了"需连续住满15天"——这不坑人么!
#灵魂拷问环节
Q:软文写作的人自己会去这些地方吗?
A:资深老编辑跟我说,他们管这叫"云采风"。有回接了个海岛旅馆的单子,文案里写的"踩着晨曦捡贝壳",切实是翻了三小时淘宝买家秀。
Q:怎么判断是不是付费推广?
A:记着这一个口诀:全文无广,必有猫腻;处处推举,反而不慌。真正良心的攻略会明确标注"感谢XX旅馆援助",那些藏着掖着的才要小心。
(突然压低声音)说个行业内情,当初连差评都能做成软文。某景区故意找人写"万万别来XX古镇,不然你会被美到不想回家",这种欲扬先抑的套路,让投诉量反而成了推广利器。
小编最后说一句掏心窝的:旅行新闻营销文案就像辣椒炒肉里的辣椒,看着红火诱人,但想吃肉还得自己挑。下次看到"此生必去"、"全网首发"这种词,先想一想是不是又有人要掏你钱包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