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136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(场景化提问)
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尴尬?商品显明品德吊打偕行,写的推文阅读量还没公司放假告诉高。客岁我给某智能枕头品牌写文案,用了个"阴间"写法,硬是把退货率从18%压到3%。今天就带你意见下,好软文是怎么让人边骂边下单的。
(自问自答)
问:友人圈微商小作文算软文吗?
答:记着这一个判断准则——让受众忘却在看广告的才算是真软文。看一看这两组对比:
特点 | 硬广 | 优质新闻标题 |
---|---|---|
开头方式 | "年度钜惠来袭" | "35岁那年我的体检报告..." |
商品融入机会 | 前3行必出现 | 70%内容处自然引出 |
网民反应 | 秒划走 | 珍藏转发 |
(本人观点)
说真的,当初网民对广告的敏感度比缉毒犬还高。上周看到篇卖保险的推文,开头讲夫妻仳离争宠物抚养权,看到最后才清晰是在卖宠物险,这操作我服气。
案例库搭建指南
拆解三步骤
(对比表格)
商品范例 | 失败案例 | 成功案例 | 中心差异点 |
---|---|---|---|
美妆 | 成分表列举 | 过敏烂脸修复日志 | 用痛点调换功能讲授 |
食物 | 工厂流水线展现 | 质检员偷吃实录 | 制造冲突感 |
家电 | 参数对比 | 维修师傅说漏嘴 | 第三方背书 |
问:为什么我的软文总像硬广?
答:九成是犯了这两个错:
救命撰改技巧
(真实案例)
某除螨仪品牌原稿写"99.9%除螨率",改稿变成"晒完被子那股味儿,原来是螨虫遗体在烧烤",当月咨询量暴涨300%。你看,网民要的不是数据,是可能产生心理反应的画面感。
说个得罪偕行的大瞎话:当初软文写作最值钱的本事不是文笔,是翻差评的手速。我电脑里存着37个行业的差评汇总,写文案前先看20条一星差评,比看竞品剖析报告管用十倍。
客岁帮某网红餐厅写危急公关文,就是抓着"等位两小时吃饭十分钟"的差评做文章,标题改成《等了158分钟才吃上的饭,老板竟劝我别再来》。终局差评率降了40%,还激发美食博主群体探店。
记着啊,好软文都是"披着羊皮的狼"——表面是人畜无害的故事,内中藏着经心打算的转化途径。下次写文案卡壳时,不妨自问:这篇东西发在家属群,七大姑八大姨会转发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