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61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你断定遇到过这种情形——刷到一篇文章看得干燥无味,最后发现居然是广告!哎,这就是软文的魔力。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,怎么把广告藏进故事里,让人看得欲罢不能?下面这三大灵魂拷问,带你摸透软文广告的门道。
问:为啥硬性广告没人看,软文却能悄悄带货?
这事儿得从人脑的防御机制提及。硬广就像街边发传单的,你本能地想躲;软文却像街坊唠家常,聊着聊着就把商种类进你心田。举一个栗子,某母婴品牌写《职场妈妈背奶日志》,表面讲新手妈妈的酸楚,事实带出储奶袋的保鲜技巧,阅读量破百万不说,转化率比直投广告高3倍。
问:好软文非得文笔好吗?
错!客岁爆火的《我在义乌当尾货猎手》,作者就是个摆摊大叔。中心在找对痒点挠——你知道当初年轻人最爱看什么?不是高大上的品牌故事,而是《月薪3000怎么薅品牌羊毛》这种接地气的生存指南。
第一刀:网民画像别瞎猜
别学某家电品牌,给退休大爷推《二次元冰箱选购指南》。教你个野途径:扒目的群体近来点赞的10条视频,统计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个词。比如说养生茶网民常出现"熬夜""脱发""养生",你的选题就往《程序员保温杯里鲜为人知秘密》靠。
第二刀:标题要有钩子
记着这三个万能公式:
第三刀:故事要带炊火气
某地方文旅局的神操作:让导游写《带团十年遇到的奇葩游客》,看似吐槽实则带出景点服侍升级。记着三件套——详细时间(2019年炎天)、真实细节(游客把许诺池当洗脚池)、情绪转折(从崩溃到理解)。
坑1:盲目追热门翻车
母亲节推《单亲妈妈创业记》本是好选题,某品牌非要扯"仳离率攀升",终局被网友喷吃人血馒头。热门要追情绪共鸣点,别碰争议话题。
坑2:渠道乱撒网
见过最离谱的案例:老年鞋广告投在电竞直播平台。记着这一个4321法则——4成估算给精准垂类平台(比如说美妆投小红书),3成给本地生涯号,2成做seo,1成试水新渠道。
坑3:不会算ROI
别光看阅读量!重点盯这三个数据:
当初玩得6的都在搞矩阵式爆破:
有个餐饮老板的骚操作绝了——写《后厨小弟的暗黑料理笔记》,每一篇文末搞"猜猜来日改良哪道菜?",估中送霸王餐。三个月公众号涨粉5万,比费钱投流划算多了。
说到底,软文广告就像武侠里的"化骨绵掌",注重的是绵里藏针的巧劲。记着这一个口诀:七分真故事,两分学识点,一分硬性广告。万万别把受众当傻子,当初人精着呢,你真挚几分,转化率就还你几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