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084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您知道90%的新手软文被拒稿,都是踩了统一个坑吗? 客岁帮友人审稿时发现,他把保健品广告写成"三天降血糖",终局平台直接拉黑账号。这事儿就跟炒菜没看火候一样——再好的食材也得糊!
"我这文案看着挺畸形啊,怎么就违规了?" 客岁某母婴号把奶粉广告写成"调换母乳的最佳挑撰",终局被罚了8万块。这里藏着两个要命雷区:
来看一个对比案例就清晰:
违规文案 | 合规撰改 |
---|---|
三天彻底祛斑 | 28天见证肌肤焕新 |
专家都说好的降压神器 | 网民实测辅助调节血压 |
划重点:翻翻《广告法》第16/17/18条,保健品、医疗东西类文案要特殊小心,连"疗程"这种词都是高压线!
"在文末加个'推广'小字不算瞎搅人吧?" 客岁某大V把广告标在作者栏,终局被断定为"未显著标识",罚款3万。记着这三个准则:
测试数据更惊人:
个人提议:别耍小聪明用"种草""推举"代替"广告",监禁当初比地铁安检还严!
"网民证言不算虚伪宣扬吧?" 客岁有个惨痛案例:某美妆号编造50个网民闭会,终局品牌方连带被罚20万。记着这两个保命法则:
看组对比数据:
虚伪宣扬 | 合规操作 | 存活率 |
---|---|---|
"万人好评" | "536位网民介入测试" | 增强400% |
"医院同款" | "协和医生介入研发" | 投诉降70% |
"我在小红书能发的文案,搬到知乎就被拒?" 这事儿太常见了!各个平台考核尺度差异大到离谱:
平台 | 敏感点 | 过审法门 |
---|---|---|
抖音 | 功效承诺 | 加"效果因个人而异"免责申明 |
知乎 | 专业资格 | 附检测机构红头文件 |
微信 | 引诱分享 | 去掉"转发抽奖"类话术 |
实战技巧:先拿小号测试,发稿前用"句易网"查违规词,能避开80%的坑!
"多放几张商品图也犯法?" 还真有!某家电品牌在软文里放了10张对比图,终局被举报"适度宣扬"。记着三个"不要":
近来刚帮顾客改了个案例:
原图:大妈举着保健品笑颜满面
撰改:测验室场景+检测仪数据图
终局:过审速率从3天缩到2小时!
要我说啊,当初监禁越来越智能,某平台客岁上线AI审稿系统后,违规软文存活时间不超过2小时。最新数据表现,标注"广告"且带实证的软文,网民信任度增强65%。对了,据说有品牌在文案里加了个"本商品不能调换药物"的印章动画,转化率反而涨了40%——这年初,老实人反而吃香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