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16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您是不是常常遇到这种情形?显明原创的文案被平台断定"重复度过高",改来改去反而越改越不像人话。上周我帮友人改汽车新闻推广文章,用错东西差点把"汹涌动力"改成"喷薄动力",闹了大笑话。今天就掏心窝子说说,哪些软件真能帮上忙,哪些纯属智商税。
先说个反常识的:完整依附免费东西可能比手动改编更损害。某国产东西把"美白功效"随机调换成"增白功能",终局被职业打假人盯上,说涉嫌虚伪宣扬。不过这两款免费东西确实能应急:
秘塔写作猫
火龙果写作
客岁我咬牙花3680元买了某著名改写东西的年度会员,发现个行业秘密:贵的东西中心卖点不是算法,而是语料库。比如说专门做美妆的改写器,内置了小红书爆文数据库,能把"持妆效果"自动关系到"口罩不沾粉"这种场景化表达。
推举两个专业级东西:
Writesonic(适合跨境文案)
Conversion.ai
说个咱们工作室在用的野途径:先用ChatGPT天生三个版本,再用Grammarly纠错,最后人工植入"钩子"。比如说给减肥商品改文案时,故意在第二段插入"你知道为什么健言教练从不推举跳绳减肥吗?",阅读实现率立马从38%涨到61%。
再分享个压箱底的对比表:
要求场景 | 推举东西 | 成本/千字 | 原创度增强幅度 |
---|---|---|---|
自前言洗稿 | 秘塔写作猫+人工修饰 | 0元 | 45%→75% |
电商商品描写 | Writesonic+品牌词库 | 50元 | 60%→92% |
学术论文降重 | 火龙果学术模式 | 30元 | 38%→85% |
跨境文案本地化 | ChatGPT反向回译法 | 20元 | 50%→88% |
上个月参加数字营销峰会,某头部东西开拓商不小心说漏嘴:他们的中文改写引擎,底层用的仍是五年前的NLP模子。却是几家不起眼的小公司,运用爬取知乎高赞回答训练出了更加符合国人表达习惯的AI。
个人提议重点存眷这两个方向:
最后扔个炸弹数据:依循Gartner最新报告,超过73%的AI改写东西存在语义失真症结。我敢说,真恰好用的软文改编方法切实是——把初稿丢进东西改三遍,再照着第三版重写一遍。不信您试试,这法子比直接交钱买会员靠谱多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