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142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尴尬?经心打算的家装方案发在友人圈,点赞还没隔壁老王晒的早餐多?上个月我表姐开的装修公司,花大价钱请人写的推广文案,顾客看完就问"能不能单独买你们的效果图"——说白了,人家根本没记着你的中心优势!
先看这份对比表找找差距:
新手操作 | 高手玩法 |
---|---|
"全屋整装9.9万" | "二胎妈妈改造老破小,客堂多出儿童乐园" |
"环保物资承诺" | "装修工长自曝:这三种板材我绝不给自己家用" |
客岁有家杭州的装修公司,把20个装修失败案例做成"避坑手册",终局咨询量暴增3倍。记着,顾客要的不是你的套餐多便宜,而是你能化解他的详细痛点。
疑难:怎么让顾客以为说的就是他?
试试这三个选题方向:
有个真实案例:成都某公司用"暖锅家室装修指南"做系列选题,把防油污台面写成"辣椒油克星",三个月签下47个餐饮老板家装单。
难题:顾客刷屏时凭什么点开你?
对比这两组标题:
网页6提到的牵挂型标题法则很适用:某佛山瓷砖品牌用"贴砖师傅打死不说的秘密"做标题,当天接到200+询价电话。
迷惑:技巧参数怎么写出热度?
记着这一个黄金公式:
南京某工作室把施工日志写成"装修侦察日志",硬是把防水工程写成破案进程,转化率增强65%。
疑难:自卖自夸怎么破?
这三招比吹牛管用:
青岛某公司让顾客手持检测仪验收甲醛,把进程剪成"大家来找茬"视频,当月签约量翻番。
行业调研表现:
但别被数据框死!深圳有家小公司反其道行之,专做深夜"装修急诊室"直播,专门化解突发症结,反而在本地打出口碑。
要我说,客岁见过最绝的案例是苏州某软装公司。他们给顾客寄的样品册里夹着AR卡片,手机一扫就能看实景效果,附带"找茬游戏"——找到隐藏的5处打算亮点就送窗帘荡涤服侍。这么一搞,不但样品册没被扔,还激发友人圈晒图竞赛。以是啊,别把家装文案当仿单写,要当成顾客晒友人圈的素材包。毕竟当初谁装修完不拍九宫格?你的文案,得让人家晒得出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