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77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昨天刷到个狠人案例:同样的一篇卖颈椎按摩仪的软文,改前改后点击率差了8倍。原版小标题是"商品功能剖析",改后变成"程序员连续加班7天败落枕的秘密"。摸着良心说,你更想点哪个?
扎心本相:微信网民平均3秒决议是不是持续阅读。小标题根本不是标题,是伸出去拽住受众胳膊的手。有个数据特殊有意思——带数字的小标题分享率比纯笔墨高37%,带情绪词的珍藏量翻倍。
客岁帮某美妆品牌做测试:A版用"成分剖析"做小标题,B版改成"闺蜜以为我偷偷打了水光针"。终局B版的拉到文末比重从12%飙到68%,你就说狠不狠?
坑① 把大纲当小标题
×错误树模:"商品优势→采用途景→购物方式"
√准确操作:"用了三年才知道的本相→浴室镜前的尴尬霎时→老顾客才懂的隐藏福利"
坑② 不说人话
×错误树模:"赋能立体护肤新生态"
√准确操作:"晚上抹它比敷10片面膜管用"
坑③ 长短不分
手机屏幕上一行最多表现16个字,超过这一个数就会被折叠。有个绝招:前8个字说利益,后8个字造牵挂。
公式1:痛点+解法
"孩子写作业慢到抓狂?试试这一个时间治理器"
公式2:对比冲突
"300块的吹风机凭啥比3000块的还好用"
公式3:数字引诱
"20秒学会的照相技巧,友人圈点赞多3倍"
公式4:反常识
"越贵的眼霜越容易长脂肪粒?"
拿个真实案例改造:某在线课程原小标题是"课程特色",改成"初中毕业的宝妈靠它月入2万"后,转化率当天涨了120%。
记着这三个魔力数字:
近来发现个流量密钥:在数字后面加量词。比如说"多活20年"不如"多领20年养老金"戳人,毕竟谁不想早点退休呢?
教你个不费钱的土方法:把备选小标题发到家属群,看哪个版本可能让你妈主动问"这是啥?"。比如说:
A版"科技革新引领行业"
B版"隔壁王阿姨靠这一个副业月赚五千"
信我,家属群的反馈比大数据更加真实。
有个卖土蜂蜜的顾客真这么干了,终局"婆婆喝了三个月居然年轻了"这一个小标题,让订单量直接爆单,当初百口都在帮忙打包。
在广告圈混了7年,说点可能挨打的真话:
最后扔个炸弹数据:某培育品牌测试发现,小标题里带"钱"字的文章,读完率比带"学习"的高41%。这年初,仍是谈钱最切实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