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113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哎,你发现没?同样写城市宣扬,成都日报一篇《成都,耍起!》能让网友疯狂转发,自家写的软文却像杳无音信。更气人的是,隔壁老王用软文带火三条网红街,你花大钱投的广告却无人问津。这背后的门道到底在哪?(这里停顿两秒)今儿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,新手怎么玩转成都日报式软文,让城市故事自己长腿跑。
三大杀手锏直击要害:
看一看人家怎么把市委聚首精神写成爆款:
凌晨7:30 地铁早高峰
学《成都,耍起!》系列操作:
午后14:00 政务时间
比对定律文章转化公式:
政令要点 | 软文的要点 |
---|---|
营商境况优化 | 茶馆老板的办证日志 |
聪明城市建设 | 菜商圈嬢嬢用数字国民币 |
公园城市树模 | 跑者的100公里绿道地图 |
晚上21:00 情绪共鸣
复制"住在成都"成功模式:
踩雷选题 | 爆款调换方案 | 定律支持 |
---|---|---|
城市GDP增速 | 菜商圈物价十年对比 | 金融民生联合 |
政体工作报告 | 外卖小哥的年度账单 | 微观视角切入 |
市政工程进展 | 地下管廊的奇幻之旅 | 科技故事化 |
上个月某区县宣扬翻车案例:
Q:没资源怎么蹭成都日报热度?
A:学青羊区"杜甫草堂快闪":
Q:引诱要政绩数据怎么写生动?
A:比对"陆港型物流枢纽"转化法:
Q:怎么让本地人以为真实?
A:启动"城市卧底打算":
别把软文当公文写,当成给暗恋对象写情书才对路。记着成都日报那招绝杀技——让买菜大妈和院士教养出当初统一版面,这种魔幻事实主义才算是真正的"成都味"。赶紧把你们那份《营商境况白皮书》扔了,换成《茶馆里的跨国签约》试试,保准引诱看完直拍大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