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162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房企造车是不是在玩票?
客岁万达广场开卖红旗汽车,吃瓜大众都笑"盖房子的来抢车企饭碗"。可人家三个月卖出2000台,还把试驾场搬到了商场中庭。这事儿真不能怪大家多想——毕竟恒大烧了470亿还没见量产车,宝能砸500亿差点拖垮主业。今天咱们不聊资源游戏,说说房企造车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真章。
2025年绿地宣告要做百亿级新能源车出口平台,首批订单就拿下西亚5000辆大单。这波操作背后藏着三个算盘:
举一个栗子,合肥绿地GX360名目直接把商场改造成"汽车主题乐园",潜伏顾客边喝奶茶边看车,成交率比传统4S店高40%。这哪是卖车?分明是把逛街场景变成种草现场!
派别 | 代表玩家 | 玩法 | 效果 |
---|---|---|---|
跨界造车派 | 恒大、宝能 | 自己建厂搞研发 | 烧钱多奏效慢 |
渠道经营派 | 万达 | 商场开闭会店+售后服侍 | 轻资产快回报 |
出海掘金派 | 绿地 | 整合资源做出口平台 | 吃政令盈余 |
最聪明的还数万达——不碰生产线,专做车企的"超级物业"。北京丰科万达的红旗旗舰店,地下搞自动泊车和充电,地上玩VR试驾,把卖车变成科技秀场。这思路,跟当年把电影院塞进商场简直一脉相承!
南京某楼盘近来推"买房送五菱宏光MINI",切实暗藏神思:
干了十年汽车贩卖的老王说:"当初卖车得学房企!"
最绝的是某房企做的"以旧换新"——旧车估值直接抵物业费,既清库存又锁客,两全其美玩得溜!
看着房企们八仙过海,突然悟出个道理:未来卖车的不是车企,而是空间经营商。就像万达把电影院、餐饮、儿童乐园打包成"逛街套餐",当初他们把试驾、充电、售后也做成了"汽车生涯套餐"。下次再看到房企造车新闻,别急着嘲讽——人家可能正鄙人一盘"空间即服侍"的大棋。
(独家数据:2025年房企系汽车渠道客单价增强35%,但售后投诉率比传统4S店低42%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