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42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你见过如许的友人圈吗?有人晒了张歪歪扭扭的抹茶酥,配文"手残党首秀翻车",终局收获86个赞;有人经心摆盘的红茶慕斯,配文"下昼茶时间"却只有3个赞。这年初,会做茶点不算本事,会写文案才算是真功夫!今天咱们就唠唠,怎么用笔墨把暖心茶点写出热度,写出钞票味儿。
新手最容易犯的错,就是抱着"我做了茶点快来夸我"的心态写文案。说瞎话,我刚开始也如许,终局点赞数还没早餐煎蛋多。厥后发现,好的茶点文案得挠到别人痒处。
举一个栗子:上周我给闺蜜写了个红茶戚风蛋糕的文案。原版是"伯爵红茶戚风,松软香甜",改版后变成"加班到10点回家,5分钟复刻星巴克同款下昼茶"。终局当天就有5个共事私信问教程,连带卖出去3盒茶叶。
中心公式:痛点场景+化解方案+情绪附加值。比如说:
写吃的文案最忌干巴巴,得让人看着字儿就流口水。我演绎了个五感写作法,特殊适合茶点类软文:
记得客岁写木樨乌龙布丁,用了"吸溜一口滑进喉咙,像吞了整片江南的秋日",终局被顾客夸"看完直接下单两盒"。
万万别把文案写成仿单!茶点背后的人情趣才算是金矿。我常跟学生说,要学会在文案里埋这三种故事:
故事范例 | 案例模板 | 效果对比 |
---|---|---|
传承故事 | "奶奶教我的古法茶酥,比网红店香十倍" | 转化率↑35% |
翻车故事 | "第三次烤焦的乌龙饼干,终于找到秘诀" | 互动率↑62% |
场景故事 | "住院时隔壁床阿姨塞给我的茶糖,甜了全部冬天" | 复购率↑28% |
有个学生把发霉的茶饼写成"和普洱茶谈了个三年爱情,今天它绿了我",愣是把滞销货变成网红梗,清空库存还涨粉3000+。
记得前年有个翻车案例:某品牌写"乾隆喝过的同款茶点",终局被扒出史料错误,差点被告虚伪宣扬。
搞了五年茶点文案,最大的感悟就俩字——别装。甭管你是米其林配方仍是祖传秘方,写得让人想截图珍藏就是好的文案。前次我把顾客要求的"匠心手作"改成"懒人速成版",贩卖额直接翻番。记着啊,当初人缺的不是教程,是那份"我亦是可能"的底气。就像我常提到的,文案不是写出来的,是试出来的,多摔几回烤箱就知道什么热度最对味儿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