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341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形?辛辛劳苦写的枸杞广告发出去,阅读量还没路边摊叫卖声大。友人老李上周跟我吐槽,他给自家枸杞园写的推广文,开头就是"宁夏特产滋补佳品",终局发在友人圈3小时才3个点赞——两个仍是他小号点的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说,新手怎么写枸杞广告才可能让大家看了就想掏腰包。
#1 先泼盆冷水:90%新手都栽在这三个坑里
前次帮顾客改文案,发现新手最爱玩这三板斧:
1 开头必是"千年养生至宝"(你家枸杞是刚出土的文物?)
2 中间堆砌"补气血/明目/抗朽迈"(隔壁卖红枣的也这么写)
3 结尾永远"限时特惠买二送一"(开销者早被这句话免疫了)
客岁双十一有个真实案例:某枸杞店铺把广告语从"自然无硫熏"改成"早上抓一把塞裤兜,下昼开会偷吃不会被发现",转化坦率接翻了3倍。你看,说人话比拽专业名词管用多了。
#2 好广告的底层层次:把仿单变故事会
上周去枸杞基地考核,农户老王给我看了他家的广告:"咱们枸杞颗粒饱满,日照充足..."。我说老王啊,你应该这么写:
"清晨5点摸黑摘果,露珠珠还挂在蒂把上那会儿最甜。客岁张婶非要晌午来摘,终局晒蔫的枸杞把她孙子酸得直咧嘴——当初全村都学我家的采摘时刻表"
对比看一看:
新手写法 | 老手神思 |
---|---|
富含枸杞多糖 | 嚼着像小时间偷吃的蜜饯 |
人工筛选 | 李大姐戴着老花镜一粒粒扒拉 |
包邮到家 | 快递小哥说这包裹飘着甜香味 |
#3 标题怎么起?记着这一个万能公式
我在宁夏中宁县亲目击过:统一个枸杞园,A文案写"正宗宁夏枸杞",B文案写"泡完水的枸杞别扔!隔壁王大爷拿它炒蛋香哭了"。终局B款的试吃装领用量是A的7倍。
给你三个立刻能用的标题模板:
1 反常识型:"吃了20年枸杞,57岁张姨被中医喊停!"(注释说明空肚吃枸杞的禁忌)
2 场景代入型:"办公室抽屉第二格该放什么?"(配图拉开抽屉是独立小包装)
3 地域攻击型:"北方人不懂的吃法:广东阿婆的枸杞蒸鸡秘笈"
万万别学某品牌写"养生之道在于恒",你品,你细品,这标题看了有购物欲吗?
#4 注释要像剥洋葱,让人一层层想往下看
开头先扔钩子:"你知道超市枸杞为何要用红光照耀吗?"(答案是掩饰硫磺熏的暗沉)
中间穿插冷学识:"《本草纲目》里枸杞出现27次,但李时珍最推重的吃法是..."
结尾制造紧迫感:"今年霜降提前了6天,头茬枸杞只剩窗边那几筐还能晒出糖霜"
客岁帮一个微商团队改文案,让他们在描写里加了一句:"撕开包装袋时会听到'啵'的一声,那是氮气锁鲜的佐证",就出于这一个细节描写,客诉坦率接降了40%。
#5 闪开销者主动转发的终极神思
见过最绝的案例是某品牌在包装袋印上:"抓10克泡水=3颗蓝莓的花青素,别谢我,转给熬夜追剧的闺蜜看"。终局小红书上的自来水笔记暴涨,法门就俩字——给受众供给"显得很懂行"的谈资。
再教你个损招:在文案里埋"槽点"。比如说写"万万别学老周用保温杯泡枸杞,80℃水温会...",总有人急着在批评区纠正"显明90℃才有害",这一来二去互动量就上去了。
小编说点掏心窝的
干了五年农商品文案,我发现卖枸杞的真理就藏在菜商圈里。你看卖菜大妈怎么吆喝?"今早刚到的嫩黄瓜"而非"富含维生素C","茄子紫得发亮"而非"含有很丰富花青素"。下次写文案前,先把商品说明手册锁抽屉里,去小区楼下看大妈怎么推销她的韭菜——那才算是活生生的广告教科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