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18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形?显明水库风景美得像画,拍出来的照片却像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差别?上周我友人小美就跟我吐槽,她花两小时开车去网红水库打卡,终局照片发友人圈才3个点赞。切实这事儿真不怪她,毕竟90%的新手都栽鄙人面这三大坑里。
先别急着按快门,咱们得搞清晰什么样的水库值得拍。上周我去探访的青云水库就是个典型例子——水面倒映着绵延青山,岸边芦苇荡里藏着白鹭,这种自然画框才算是出片保障。但要留意,万万别选中午拍摄!前次我顶着大太阳去,水面反光像镜子,人脸拍出来跟被车灯照似的。
中心症结:怎么判断水库颜值?
记着三个黄金特点:
倘若碰上枯水期或施工,赶紧换地儿。客岁我在龙潭水库就吃过亏,赤裸裸的水泥坝体拍出来像工地纪实。
当初掏出手机,跟我做这一个测验:打开相机网格线,把水面放鄙人三分之一处。是不是突然就有电影感了?这一个三分法构图能让照片呼吸感暴增。倘若遇到延伸向远方的木栈道,记得让线条从画面左下角斜穿到右上角,视觉张力直接拉满。
对比下两种拍法效果:
常规拍法 | 进阶拍法 | 点赞量差值 |
---|---|---|
人物居中站立 | 侧身回眸抓拍 | +85% |
平视角度 | 低机位仰拍 | +120% |
单拍风景 | 远景芦苇+中景水面 | +210% |
上周带学生实操时,有个妹子把丝巾抛向镜头的霎时,动态含混效果让照片收获238个赞。你看,动静联合才算是霸道。
说瞎话,这一个技巧我当初学的时间也摔过跟头。有次傍晚拍水库,显明肉眼看着晚霞美炸,照片却像蒙了层灰滤镜。厥后才懂要手动调低曝光补偿,让天空细节显现。当初我的秘密武器是随身带个小喷壶,往镜头前喷点水雾,立马拍出仙气飘飘的效果。
黄金时刻表收好:
日出后1小时:水面浮着薄雾,适合拍昏黄美
日落前40分钟:霞光染红水面,倒影绝杀时刻
阴天散射光:人脸皮肤拍出来零毛孔
倘若遇到大逆光,别慌。把手机放在腰部坐标仰拍,让人物成掠影,水库当背景,文艺感直接溢出屏幕。前次用这招帮咖啡馆拍宣扬照,老板当场续约三年。
照片拍得再美,文案拉胯也白费。记着这一个万能公式:场景痛点+情绪共鸣+举动指令。比如说:"被甲方虐哭的周五,躲进水库找回呼吸节奏(定位)"。上周这条则案搭配九宫格,帮旅行社带来23个咨询订单。
三类必杀文案模板:
万万别写"水库好美"这种废话,上周测试数据表现,带疑难句的文案互动率高出74%。
拍了五年水库,我越来越以为这不但仅是技巧活,更是和自然的对话进程。下次拍摄时,不妨提前半小时到场,悄悄感受风吹水面的纹路变动。当你真正看懂水库的呼吸节奏,快门按下的霎时,就是你大风景共同创作的艺术品。对了,记得带驱蚊水——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