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86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你是不是常常看到"月入3万的以开销者为中心"这一类标题?先别急着报课!客岁我团队面试了217个文案新手,发现86%的人根本不知道软文写作到底要冒多大风险。今天就带你看一看这一个行业的B面,保准让你惊掉下巴。
上个月刚发生的真实案例:某博主接了个减肥茶广告,文案里写了"3周瘦15斤",终局潜伏顾客群体维权。最后法院判赔23万,相当于这一个博主接10单广告的收入。这里尚有个中心对比:
损害表述 | 稳当表述 | 法典依循 |
---|---|---|
"治愈率90%" | "采用者反馈改善" | 《广告法》第十七条 |
"全网最低价" | "限时特惠中" | 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第八条 |
"专家推举" | "网民闭会分享" | 《医疗广告治理办法》 |
有个冷学识:在友人圈发"转发抽奖送手机"都算商业广告,得按《互联网广告治理办法》标注"广告"字样。客岁上海商圈监禁部门就处罚过这一类案例,单笔罚款5万元起。
我带的养成工小王有过惨痛阅历。他给某微商写了篇面膜推文,用了"相对不过敏"这一个词,终局第二天账号直接被限流1个月。更害怕的是隐形惩罚——平台会给账号打上"商业推广"标签,致使自然流量下降60%-80%。
这里尚有个真实数据对比:
客岁帮某美妆品牌处理危急时发现,他们找了20个KOC发软文价钱,此中11个账号在3个月内被封禁。最坑的是有个账号被封前刚收完2万定金,钱都没来得及退给甲方。
接私单的友人一定遇到过这种情形:公约写着"支付70%预支款",终局尾款拖了半年还没给。更害怕的是某些甲方会埋雷——要求写"保证效果"的承诺,出事就把责任全推给写手。
说个亲自阅历:2019年我接了个益生菌软文单子,甲方口头承诺"随意写不担责"。终局商品被曝光虚伪宣扬,他们直接把谈天记载删光,留我一人面临潜伏顾客投诉。当初学聪清晰,公约必须写明"甲方对商品真实性负全责"。
这里尚有个防坑 checklist:
近来调研了327位自由撰稿人,发现几个惊人事实:
更惊心动魄的是,某头部MCN机构内部数据表现:2023年因软文违规被处罚的账号中,新手写手占比高达89%。这说明什么?小白入行简直就是踩雷高发群体。
干了8年文案,我总结出三条铁律:
近来发现个新趋势:更加多甲方要求写手用个人账号发软文价钱。万万别受骗!这相当于把账号稳当拱手让人。上个月刚有偕行故此被封号,五年一劳永逸的粉丝一夜间清零。
对了,倘若你非要接私单,记得在推文里加这句:"个人闭会仅供参考"。诚然不能完整免责,但至少可能在胶葛时争取缓冲余地。记着,在这一个行业里,在世比赢利重要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