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161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你友人圈转发的"养生秘方",可能比楼下煎饼摊的配方还不靠谱!
上周闺蜜转发给我一篇《90后宝妈靠它狂瘦30斤》,终局花588买的减肥药,吃得比食堂大妈做的减脂餐还难吃。这事儿整的,就跟在拼夕夕买爱马仕似的——包装挺像样,拆开就露馅。你猜怎么着?这种看似庄重的"新闻",背后藏着条年产值几十亿的灰色产业链,今儿咱就扒开这层画皮说道说道。
先整张价钱表开开眼:
平台范例 | 单篇价钱 | 服侍内容 | 案例举证 |
---|---|---|---|
地方小网站 | 5-15元 | 带联系方式直接发 | 《安徽老中治疗脚气》15元上财经网 |
派别网站 | 50-100元 | 伪装成热门资讯 | 《代孕科普》登上江苏新闻站 |
自前言号 | 20-50元 | 躲避敏感词检测 | 某膏药的文案登大型派别自前言 |
套餐服侍 | 1000元/70家 | 全网铺量造势 | 假药广告买千元套餐 |
就这行情,比奶茶店员工时薪还便宜。中介老哥亲口说:"1000块可能在70个网站给你整得显明白白,跟真新闻似的"。你品,你细品,这性价比是不是比超市临期食物还诱人?
别以为这些"假新闻"能飞天遁地,中心是有内鬼!
客岁某膏药广告混进庄重新闻栏,硬是把保健品吹成华佗再世。这操作,跟往佛跳墙里掺方便面调料包有啥差别?
看一看这些骚操作:
举一个栗子,《95后女子躺赚20万》这种软文,表面讲励志故事,事实是彩票网站广告。这套路,跟算命老师先吓你再卖符有啥两样?
数据造假已成标配:
某平台天天光删的刷量帖就4285条,人工刷量识别率高达99.9%。这数据,是不是比相亲网站上的帅哥玉人照还假?
别看当初蹦得欢,小心未来拉清单:
近来有个判例,暗刷流量的钱全被充公,中介和甲方都白忙活。这教训,比炒股被套还深入吧?
个人哔哔叨
说到底,软文灰产就跟城中村违建似的——看着来钱快,指不定哪天就成烂尾楼。奉劝各位老板,营销仍是得走阳光道,整这些歪路左道,迟早要还的。你看人家庄重做内容的,诚然慢点,但粉丝粘性比牛皮糖还坚固。记着喽,网民不是韭菜,割急了当心连根给你刨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