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337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天天最头疼的三件事是什么?早餐吃什么?午餐吃什么?晚餐吃什么?身为单位食堂负责人,我太懂这种纠结了。切实好食堂不但仅要管饱,更要抓住民气。今天咱们就来聊聊,怎么用笔墨让食堂成为大伙儿抢着打卡的"网红餐厅"。
这一个症结看起来浅易,但良多新手容易跑偏。前两天隔壁单位食堂写了篇《本季度采购优质大米50吨》,终局阅读量还没过百。切实大家真正关心的是——这碗饭能给我带来什么?
咱们得学会"翻译"专业术语。比如说把"中央厨房统一配送"改成"天天清晨5点新颖到货的本地蔬菜",把"准则化操作流程"换成"每道菜都有专属身份证,扫二维码看烹调进程"。
客岁咱们食堂升级时做了个小测试:在打菜窗口贴了两种文案。A版写"低油低盐健康餐",B版写"吃出马甲线的秘密菜单"。终局B版窗口排队人数多了40%,这就是要求场景化的力气。
先给人们来看一个反面课本:"本食堂菜品丰富,价钱实惠,欢迎就餐。"这种话就像白开水,谁看了都记不住。好的文案要有画面感,得让笔墨带着香气往外冒。
试试这几个小心得:
五感轰炸法:
"揭开砂锅盖的霎时,药材鸡汤的醇香扑鼻而来,金黄油亮的汤面上浮着枸杞,用瓷勺微微一搅,可能看到沉在锅底的整只乌鸡"——这段描写用了嗅觉、视觉、听觉三重刺激
数字具象化:
不是说"食材新颖",而是"清晨4点菜商圈第一批到货的活虾";不写"服侍周到",改成"3分钟响应投诉,20年掌勺老师傅亲自回访"
痛点变爽点:
上班族的烦恼是"中午排队太久",咱们就写"11:45前下单,12:00定时送餐到工位"。宝妈的顾虑是"孩子挑食",对应文案就是"周三儿童餐:会微笑的熊猫饭团+隐藏款营养盲盒"
上周咱们做了个对比测验:同样的糖醋排骨,A窗口写"特价8元",B窗口写"老张师傅的独门秘笈:36小时窖藏糖醋汁"。终局B窗口多卖出去83份,这就是故事带货的魔力
先别急着猜忌人生,可能是传播姿势有症结。客岁咱们食堂公众号发过一篇经心打磨的推文,阅读量才200+。厥后改成短视频发在抖音,同样的新闻三天播放量破5万。
这里尚有几个血泪教训:
近来在尝试的新玩法是"美食侦察团",邀请10位员工提前试吃新菜,要求必须带手机照相发友人圈。没想到后厨的备餐进程比菜品本身更受欢迎,当初每周三的"厨房开放日"成了热门打卡点
干了八年食堂宣扬,最深体会是:
好食堂不是吃出来的,是聊出来的。与其费钱做广告,不如在打菜时多问两句"今天鱼香肉丝咸淡适合吗",在收餐盘时提醒"天冷记得盛碗免费姜汤"。这方面细节一劳永逸起来的口碑,比任何华美文案都管用。
下次写推广文案前,提议先去食堂坐半天。听听阿姨们探讨孩子升学,看一看小伙子们吐槽健身餐,视察小姑娘们照相的角度。把这些鲜活的日常揉进笔墨里,自然能写出有热度的好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