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43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你有没有发现,同样卖普洱茶的店,有的标题点开率能到15%,有的连3%都不到?客岁杭州某茶馆把"新到普洱茶"改成"刘亦菲捧着的杯子空了",当天咨询量就翻了五倍。这事儿说明啥?好标题真能当饭吃!
为啥你的标题总像菜单?
看两组真实对比数据:
标题范例 | 点击率 | 转化率 |
---|---|---|
本店新到西湖龙井 | 2.1% | 1.8% |
乾隆六下江南就为这口鲜 | 7.3% | 12.4% |
差距就在会不会讲故事。有个茶馆老板更绝,在标题写"仳离那天在这喝了三壶铁观音",直接把茶品变成情绪符号,当月业务额涨了40%。
三大爆款标题套路
万万别踩的五个雷区
客岁有家店在标题写"米其林二星同款茶点",终局被扒出是盗窟,差评如潮。记着,吹牛要打草稿!
地域化标题的隐藏公式
在胡同里开店这么写:"张大爷夙兴遛弯顺走的茶包",在写字楼周边就改"摸鱼搭子们的续命基地"。中心就一句——让目的客群看到标题就以为在说自己。
试下这一个模板:
[人群特点]+[痛点]+[化解方案]
举一个实例:
"996码农急需的护肝茶套餐(第五杯半价)"
节日标题的暴击玩法
中秋节别写"团圆套餐",试试"能把玉轮泡软的木樨酿"。节日标题要营造场景感:
某网红店在圣诞节推"圣诞老人偷喝的热红酒",标题带互动彩蛋——估中配方送礼物,运动介入率92%。
测试标题的野途径
教你个不传之秘:把备选标题写在纸巾盒上,看哪个被开销者顺走得最多。有个老板用这招测出"老板娘仳离前调的奶茶"这一个标题最热门,趁势做成招牌商品。
尚有个狠招:在美团店铺轮换测试标题,每两小时换一个,用数据谈话最靠谱。某连锁品牌靠这方法把点击率从4%提到11%。
说个真实案例:我家楼下早餐店本来写"豆浆油条套餐",改成"小学门口的滋味涨价了"之后,周边三个小区的大爷大妈全来念旧。你看,好标题就是能让人自动对号入座。下次写标题前,先把自己当开销者想一想——什么话能让我不由得点开?就像巷口卖糖炒栗子的大叔吆喝的"冷了不好吃别给钱",比什么广告词都管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