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349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还记得2020年谁人春节吗?友人圈突然被各种"武汉加油"刷屏,但真正让你记着的恐怕不超过三篇。今天咱们就聊聊,怎么写这种独特时期的软文,既不掉队又不尴尬。
(放下咖啡杯)先说个真实案例。当时有家连锁超市的推文,标题是《咱们给武汉司机多装了20箱泡面》,内容就讲配送员老张偷偷往物资车里塞自家存货。这篇阅读量破百万的秘密在于——把伟大叙事塞进牛仔裤口袋。你看,没有喊标语,就采用个皱巴巴的泡面箱,把善意具象化了。
第一个雷区:悲情牌打过火。当时满屏都是"热干面抱病了",受众早免疫了。厥后出圈的反而是个反套路案例——某地方前言写《武汉房东免租指南》,手把手教怎么盘算免租比重,连"二房东转租怎么处理"都列了流程图。看,适用才算是硬道理。
(翻出旧手机)找到张截图,当时某品牌捐献公告下的神批评:"捐了200万还带直播,不如人家捐20万冷静发车切实"。这说明啥?数字会骗人,细节才动人。有个做医疗东西的老板,把装箱时工人手指划破的照片放出来,创可贴上的红心贴纸反而成了影象点。
▍好软文的三个隐藏开关
(突然想起个细节)当时有篇爆文就采用了快递单特写,收件人栏写着"武汉任何医院",寄件人却是"14亿家人"。这种打算比直接写"孤掌难鸣"高明十倍不止。
第二个法门:找最小公约数。别总想着感动中国,先感动楼下的保安。记得谁人火遍全网的"送菜大爷"吗?文案就一句话:"不会网上买菜的老王头,收到了匿名街坊放在门把手的青菜"。你看,把大爱微缩成一把青菜,霎时激发全民共鸣。
(敲桌子)重点来了!当时监测过500篇相关推文,发现带详细人名的文章转发量平均高出47%。比如说《给李文亮医生的共事们送咖啡》,比《致敬医护职员》更存在穿透力。记着:人名是最强的影象钩子。
▍避坑指南
(插入对话)有次和4A公司友人聊,他说了个金句:"灾难营销要像针灸,找准一个穴位下针"。深以为然。见过最绝的案例是某书店推文,标题是《被隔离的图书治理员在整理什么》,内容满是书架分类趣事,最后带出捐献图书的新闻。
第三个狠招:埋时间胶囊。客岁回访发现,那些在软文里承诺"疫情后要______"的品牌,履约率不足30%。但有一个本土奶茶品牌真在2023年开了承诺中的"武汉感恩店",把当年的捐献把柄做成壁画,反而迎来多次转载。
(翻出行业报告)数据表现,带"连续举动"中心词的软文,六个月后的多次转载几率高达82%。比如说某公司的《第1001天的口罩捐献》,比纯真报导捐献仪式有效得多。记着:长期主义才算是终极套路。
独家数据:据某舆情监测平台统计,有效驰援软文的三大特点——
小编观点:写这种软文就像端一碗热汤,太烫了没人接得住,凉了又没人要。中心得找到谁人刚好能暖手的热度。下次再遇到相似事物,不妨先问自己:我要写的这一个故事,三年后还好心理拿出来看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