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410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
【文章开始】
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?明明产品挺好的,写出来的营销软文却像在念说明书,客户看完根本无动于衷?别急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业务员怎么写营销软文才能让客户主动掏钱。
先问个扎心的问题:为什么90%的业务员写的软文都像在自嗨?因为大多数人都在犯这三个致命错误: 1. 光说产品参数——客户根本不在乎你的CPU是几核的 2. 全程王婆卖瓜——"最好""最棒"这种词早免疫了 3. 不会讲故事——把卖点写成新闻联播
很多人以为软文就是藏着掖着打广告,其实大错特错。好的软文应该像闺蜜安利口红——先说你的黑眼圈问题(痛点),再聊她最近发现的遮瑕神器(解决方案),最后不经意透露品牌(产品露出)。
举个真实案例: 某打印机业务员原来写:"XX打印机每分钟打印30页,支持双面打印" 改成:"会计小张因为打印机卡纸错过报税,被罚5万后,我们给换了XX打印机——现在她每天能早下班1小时"
看见没?故事+痛点+解决方案,这才是人话!
别再说"提高效率"这种虚的,要像这样: - 原来对账要3天 → 现在2小时搞定 - 过去漏单率15% → 现在0.5%
虽然套路不能保证百分百成功,但这个公式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:
痛苦场景 × 解决方案 × 权威背书 × 限时福利
具体操作: 1. 开头放客户最头疼的场景(比如"旺季总爆仓?") 2. 中间穿插使用前后的对比图/视频 3. 加入客户感谢信或案例数据(但别造假) 4. 结尾给个无法拒绝的优惠(比如前10名送服务)
不过话说回来...这个公式也不是万能的,有些行业可能需要更柔性的表达方式,具体还得看产品特性。
有个做建材的业务员跟我吐槽,他写了2000字技术文档,结果客户只问了一句:"能便宜多少?" —— 这就是典型的自嗨。
写完别急着发,做这3件事: 1. 给大妈看:如果小区门口卖煎饼的大妈看不懂,重写 2. 读出声:拗口的地方肯定有问题 3. 隔夜再看:第二天往往能发现逻辑漏洞
实在不会写?教你个笨办法:把客户常问的20个问题和你的回答整理出来,直接拼成Q&A形式的软文,效果可能比硬编的好得多。
| 产品类型 | 重点写法 | |---------|---------| | 高价产品 | 多讲案例、多放客户证言 | | 快消品 | 突出促销信息和使用场景 | | 服务类 | 强调服务流程和保障措施 | | 新品类 | 先做市场教育再卖货 |
有个做工业设备的朋友,他们发现放车间实拍视频比写十篇文案都有用——这或许暗示在某些行业,可视化呈现比文字更重要,虽然具体原因还有待研究。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写软文不是搞文学创作,能卖货的文案就是好文案。先照着模板写,慢慢找到自己的风格,千万别指望看一篇文章就能成高手。要不...你现在就打开文档,把今天学的用起来试试?
【文章结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