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348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
【文章开始】
你有没有刷到过那种会展活动的推文?点进去一看,内容其实还行,但标题就是让人…呃,完全不想打开。要么太官方,像工作报告;要么太浮夸,像路边传单。问题到底出在哪儿?说白了,就是没搞懂会展软文标题的“底层逻辑”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,好好聊聊这个事儿。
先自问自答一下:核心问题在哪?我觉得吧,很多人写标题时,压根没站在读者角度想。他们只顾着把活动信息塞进去——时间、地点、主题,觉得“该有的都有了”,但读者要的不是信息罗列,而是一个点击的理由。
举个例子:如果你写的是“XX城市2023年国际智能科技展览会通知”,这标题……说实话,像公文,让人想划走。但如果你改成“未来已来!XX科技展揭秘下一代人机交互现场”,是不是感觉就来了?虽然说的是一件事,但后者给了人想象空间和点击的欲望。
所以,第一个要点就是:别把标题当摘要,要当成诱饵。
那具体怎么做?我总结了一下,离不开下面这四点:
不过话说回来,平衡这些要素真挺难的……有时候词凑够了,流畅性又差了。具体怎么组合效果最好?可能还得反复测试。
来看一组对比:
看出差别了吗?第一个是通知,第二个是邀请。第一个是被动告知,第二个是主动吸引。标题的本质是沟通,而不是告知。
有些错误挺常见的,比如:
其实很多人是没意识到问题,还觉得自己写得挺全面。哎,这就是思维盲区吧。
如果你基础款已经掌握了,可以试试这些进阶方法:
当然啦,这些方法也不是每次都奏效。具体哪种更适合你的展会?或许还得看行业属性和目标人群。
说到底,软文标题就像一场会展的“门面”,门面不行,内容再精彩也难被看到。但它也不是孤立的——标题吸引点击,内容负责留住读者。两者都得下功夫。
所以下次写会展推文时,不妨多问自己一句:这个标题,是写给“人”看的,还是写给“领导”审批的? 如果能让人有点击的冲动,嗯,那大概就成了。
【文章结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