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379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
【文章开始】
你有没有过这种时候——下班累得像条狗,脑子里唯一的念头居然是“好想回家切个土豆丝”?或者周末明明可以躺平,却心甘情愿在厨房泡俩小时,就为炖一锅汤?
别人可能觉得你疯了,但你自己知道,这事儿真的有点…上瘾。
先问个问题:喜欢做饭的人,图啥?是图吃吗?还真不一定。我认识不少人,做完一桌子菜,自己就吃几口,光看着别人吃就爽了。
后来我慢慢觉出味儿来了。做饭这事儿,其实是一种低成本的控制感。你想啊,生活里多少事是你拼尽全力也控制不了的?工作进度、老板心情、交通堵不堵…但厨房里不一样:
这种“一切尽在掌握”的感觉,在现代社会里真的太稀缺了。所以,厨房不像厨房,它更像一个疗愈场。你把心里的乱麻,通过切、剁、揉、捏,一点点理顺了。最后端出来的不只是一道菜,是一种“我还能搞定”的成就感。
很多人一听说谁爱做饭,第一反应是:“那你家厨房设备很贵吧?” 这真是个天大的误解!
当然,你非要买进口锅、日本刀、嵌入式烤箱…那确实是个无底洞。但说实在的,真正做饭的乐趣,和工具贵不贵关系真不大。我见过用最普通的铁锅炒出绝世好菜的大妈,也见过设备齐全但只能煮泡面的朋友。
真正的核心,是对食材的理解和一点点耐心。比如:
你看,这些技巧不需要贵工具,只需要你愿意试错一次。做饭的快乐,是一种发现的快乐。像做实验一样,这次咸了,下次就少放点盐;这次糊了,下次就调小点火。每一次失败,都把你往“高手”推近一步。
是,我承认,做饭绝对不算轻松。吃完还得洗碗收拾战场呢。但为什么我们还是乐此不疲?
因为创造的快乐,远远大于消耗的疲惫。
你从头到尾做出了一道热腾腾的、能喂饱自己或所爱之人的食物。这个过程里,你投入了时间、心思和感情。最后得到的反馈是极其直接和温暖的——好吃!或者哪怕只是吃光光了。
这种即时又温暖的正反馈,你在工作中、人际关系里,可能要等很久才能得到一次,甚至等不到。但在厨房里,一顿饭的时间就能获得。
不过话说回来,我也不是每次都享受。有时候累瘫了,也会选择外卖。但恰恰是这种“可以选择不做,但选择去做”的时刻,才让做饭的快乐显得更珍贵。它不是任务,而是你主动选择的、一种生活的方式。
它看起来改变的只是餐桌上的菜色,但往深了想,它悄悄扭转了很多东西。
最后你会发现,喜欢做饭,可能不只是喜欢做饭本身。
它代表着你还在努力地、具体地、热气腾腾地活着。
【文章结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