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431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
【文章开始】
你有没有这种感觉?每年一到十二月,朋友圈就开始刷屏各种圣诞促销,但真正能让你停下来多看两眼的文案,好像……并不多?为什么别人家的软文能让人忍不住想买买买,而你的内容却石沉大海?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,圣诞软文到底该怎么写。
先别急着写,得想清楚一个问题:大家圣诞节到底在为什么买单?
——其实根本不是为产品本身,而是为“氛围”、为“仪式感”,甚至是为“不想过节太冷清”的情绪买单。
举个例子,去年某小众香薰品牌推了一款圣诞限定蜡烛,没强调成分多牛,而是打了一句:“一个人点灯,也不用怕黑”。结果销量翻了三倍。你看,它卖的是“陪伴感”,不是蜡烛。
所以写圣诞软文最怕什么?——硬邦邦地推产品,却忘了节日背后是人的情绪。
1. 标题要带“圣诞感”,但别太俗
别再用“圣诞大促!全场五折!”这种了……试试把节日关键词和用户痛点绑在一起,比如:
?《圣诞送礼总踩雷?这份清单救过1000个直男》
?《圣诞晚餐总翻车?3道懒人菜谱撑住全场》
2. 开头5句话必须勾起“记忆点”
用场景代替广告语!比如卖红酒的别写“醇香浓郁”,改成:
“去年圣诞,闺蜜带了一瓶酒来我家,暖气片上烘着袜子,我俩窝在沙发里聊到凌晨三点——这瓶酒的味道,后来成了我记忆里的圣诞节。”
3. 中间埋“隐形优惠”,别粗暴甩链接
比如:“文末准备了3份隐藏礼物,送给看完故事的你”——让人愿意读到最后。
Q:是不是所有产品都能蹭圣诞节热点?
A:呃,其实不是。比如你卖办公桌椅的,硬扯“圣诞送老板一把人体工学椅”就挺尬的……但如果改成“圣诞在家加班,如何坐得不腰疼?”反而能戳中人。
适合圣诞推荐的产品通常有这些特点:
- 高颜值:拍照能发朋友圈的那种
- 强氛围:和灯光、温暖、礼物相关
- 低决策门槛:单价低,或者有“礼物属性”加持
去年有个很火的案例——某小众袜子品牌,用一篇软文卖了20万双袜子。
他们的结构是这样的:
1. 开头吐槽圣诞礼物难选:“送口红怕色号错,送玩偶嫌太幼稚”
2. 中间突然转折:“但有一类礼物,几乎从不出错——圣诞袜”
3. 接着讲历史:“其实圣诞袜放礼物的传统,来源于一个穷爸爸和三个女儿的故事……”
4. 最后才推产品:“而我们做了这款厚绒袜,加了银线编织,灯光下会微微闪光”
你看,全程没提“性价比高”“材质好”,而是用故事带产品,用节日传统拉高情感价值。
虽然圣诞流量大,但翻车的人也真不少……比如:
- 盲目蹭热点:曾经有殡葬服务号发《圣诞祭祖指南》……这就过于硬核了
- 过度煽情:圣诞是温暖,不是苦情,别写“孤寡老人圣诞夜独自在家”这种
- 忽略宗教敏感:用“圣诞快乐”比“耶稣诞辰快乐”更安全(毕竟很多人只是过节不在意宗教背景)
圣诞软文与其说是“推广”,不如说是“帮用户找理由消费”。
好的节日文案,是让产品成为节日的一部分,而不是让节日成为产品的背景板。
不过话说回来,具体哪种情绪最能打动中国人过圣诞?……这事儿可能还得年年试。毕竟我们的圣诞和西方的圣诞,早就不是同一个节日了——我们过的是“冬日里的温暖仪式”,是“辞旧迎新的借口”,是“给自己买礼物的理由”。
所以如果你还没思路,不如直接问用户:“今年圣诞,你最想收到什么?”
——答案可能比你瞎猜有用得多。
【文章结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