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465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
【文章开始】
你是不是也经常刷到别人晒的自酿果酒照片?红彤彤的草莓酒、金灿灿的菠萝酒,看着就让人流口水...但总觉得这事儿特别麻烦,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? 其实啊,在家酿果酒真的超简单!今天我就把这事儿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明白。
先说说为啥这玩意儿突然火起来了。首先当然是健康啊,自己做的起码知道放了啥,不像买的可能加了一堆防腐剂。其次就是便宜,水果旺季的时候买来酿酒,比直接买成品酒能省下一大半钱。最重要的是成就感,看着水果在自己手里慢慢变成美酒,那种感觉...啧啧。
不过话说回来,虽然听起来很美,但第一次做的人肯定会有很多疑问对吧?别急,咱们一个个来解决。
基础装备清单: - 玻璃密封罐(一定要用玻璃的!) - 水果(时令水果最好) - 冰糖或白糖 - 酒曲或酵母(这个后面会细说) - 干净的纱布
进阶装备(非必须): - 比重计(测酒精度的) - 过滤网 - 分装瓶
看到没?根本不需要什么高大上的设备,家里现成的玩意儿就能搞定。重点是要保证所有器具干净,这点特别重要,不然酒容易坏。
这个问题问得好!虽然理论上什么水果都能酿,但新手建议从这些开始: 1. 葡萄(最容易成功) 2. 苹果(味道很稳) 3. 草莓(颜值超高) 4. 荔枝(甜度够) 5. 菠萝(风味独特)
要避开这些坑: - 水分太少的水果(比如香蕉) - 容易氧化的水果(比如梨,处理要快) - 酸度太高的(比如柠檬,得加很多糖)
对了,关于水果用量...这个还真没个准数,得看你容器大小。一般水果和糖的比例在3:1到5:1之间,甜度可以自己调整。
发酵说白了就是让糖变成酒精的过程。这里有个常见误区:很多人以为必须用专门的酒曲。其实吧,水果表面自带的野生酵母也能用,就是成功率没那么高。
两种发酵方法对比: - 自然发酵:省钱但慢,可能失败 - 加酵母:快且稳,成本略高
我自己试过,新手强烈建议用专门的果酒酵母,淘宝上几块钱一包能用好久。温度控制在20-28度最好,太冷不爱发酵,太热容易出杂味。
这个问题...说实话要看具体情况。一般来说: - 低度果酒(10度以下):尽快喝完,1-2个月内 - 中度果酒(10-15度):3-6个月 - 高度果酒(15度以上):能放1年以上
保存要点: 1. 一定要密封! 2. 避光保存 3. 温度别太高 4. 定期检查(万一长毛了赶紧扔)
不过我得坦白,关于长期存放的风味变化,这个我还真没系统研究过...有经验的朋友欢迎留言分享。
除了直接喝,这些用法你可能没想到: - 调鸡尾酒:比买的利口酒天然多了 - 做甜点:酒酿圆子、果酒布丁... - 当礼物:包装一下特别有面子 - 烹饪用:炖肉去腥增香
最绝的是,发酵剩下的果渣别扔!拿来泡澡或者敷面膜,据说对皮肤特别好...虽然这个说法缺乏科学依据,但试试也无妨对吧?
Q:发酵时要不要搅拌? A:头几天可以每天轻轻搅一下,后面就别动了。
Q:表面长白膜怎么办? A:如果是薄薄一层可能是酵母,厚了就是坏了。
Q:酒味太淡能补救吗? A:可以加点白酒提高度数,但风味会变。
Q:为什么我的酒发苦? A:可能是籽没去干净,或者发酵过头了。
看到这里,你是不是也觉得酿果酒没那么难了?其实最关键的就是迈出第一步。找个周末,买点当季水果试试,说不定就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了呢!
最后提醒一句:虽然自酿很有趣,但一定要注意安全。发酵会产生二氧化碳,容器别装太满,也别完全密封(可以用保鲜膜扎孔)。还有...未成年人禁止饮酒哦!
【文章结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