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77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
【文章开始】
你是不是也经常刷到这样的视频——某个大学生靠卖袜子月入10万,或者搞了个APP被大公司收购?然后一边羡慕一边想:这玩意儿到底靠谱吗? 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大学生创业这件事,看完你可能就想摔了手里的泡面去注册公司了(开玩笑的)。
先问个扎心的问题:你毕业后想干嘛? 考公务员?挤破头进大厂?还是...其实根本没想清楚?这时候创业可能真是个选项。为啥?
不过话说回来,我认识个学长大二搞代购,现在在深圳有三套房...当然这是极端案例(手动狗头)。
别一听说创业就想着要搞个改变世界的发明,其实90%的大学生创业项目都很接地气:
甚至...代写情书?(这个我不鼓励啊)
技能服务型:
校园约拍/穿搭指导
倒买倒卖型:
最近特别火的是校园自媒体,有个学妹拍"985食堂测评"抖音粉丝60万,现在广告接到手软...当然具体怎么变现可能还得看运气。
这是最多人问的问题。其实很多创业根本不需要砸钱:
0成本项目:帮商家写公众号推文拿提成
人脉资源:
教授可能就是你第一个投资人(真的有人拿到过科研项目启动金)
办公场地:
虽然理论上可行,但必须提醒:去年有37%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死在6个月内(数据来源忘了,反正挺吓人)。
别光看成功案例,这些雷区踩中一个就能让你怀疑人生:
最惨的是...我们学校有个团队做校园外卖,结果遇上疫情封校,囤的500盒自热火锅全砸手里了。
如果看完这些你还想干,那这份求生指南请收好:
比如在朋友圈卖自制耳环
抱紧大腿:
死皮赖脸找毕业的学长取经
保住底线:
保持至少2.0的GPA
记录每个客户:
创业这事儿吧,成了是故事,败了是事故。但大学生时期可能是你人生中唯一能任性试错的阶段——毕竟上班后连请假都要看老板脸色。
有个扎心的事实:80%的创业想法永远停留在PPT上。所以如果你看完这篇文章真的去注册了个公司(哪怕只是微信小程序),你已经超过大多数人了。
当然,要是试了半年发现不行...及时止损也是智慧,简历上还能多写段"创业经历"呢对吧?
【文章结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