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543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
【文章开始】
你是不是也写过培训广告?发出去像石沉大海,根本没人咨询…其实问题可能不在产品,而是你的软文没戳中用户痛点。今天咱们就拆解几个真实案例,看看高手是怎么用一篇软文撬动百万流量的。
先问个扎心问题:你写软文的时候,是不是满脑子想着“我的课程多厉害”“老师多牛”?但用户真正关心的是——“这玩意儿能帮我赚钱吗?”“学完能涨薪吗?”
关键误区: 太多培训广告只顾着罗列课程大纲和师资背景,却忘了用户要的是结果,不是过程。
举个反例:某Python培训的初版软文标题是《重磅推出全栈Python精英班》,内容大篇幅介绍讲师履历…结果点击率不到0.3%。后来改成了《转行程序员:她靠Python三年攒够首付,零基础可行》,点击率直接飙到5%——因为后者用结果说话,击中了“赚钱”“转行”这两个核心痛点。
好软文从来不是吹产品,而是给用户造梦。你得先让他看到“未来的自己”——比如学完后的升职场景、经济自由的状态,再反过来推课程的价值。
核心公式:痛点共鸣+解决方案+信任证明+紧迫感
具体操作:
- 开头3句话必须戳中用户当下的困境(比如“天天加班收入却不见涨”)
- 中间用案例或数据证明课程有效性(学员真实薪资变化比老师头衔更重要)
- 结尾限时优惠或名额限制(人性就是越稀缺越想要)
不过话说回来,这套逻辑对不同价位课程效果差异很大。低价课靠冲动消费,高价课还得解决信任问题…具体到每个品类怎么调整,可能需要更多案例验证。
这是真实操盘过的项目。客户是个写作训练营,目标人群是想做副业的上班族。
原版软文问题:
→ 标题《新媒体写作大师班招生》太平淡
→ 内容大谈“写作技巧十大模块”…用户根本无感
改写策略:
1. 标题改成:《主业工资5千,副业写稿月入2万:她靠什么甩开同龄人?》——直接绑定“副业增收”的强烈动机
2. 开头用学员对比图:之前焦虑刷手机vs现在接稿接到手软
3. 中间插学员收款截图(马赛克但保留金额)、甲方推荐聊天记录
4. 结尾强调“每期限20人,本期只剩3个名额”
结果?发布当晚咨询量爆了,后台收到200+条付费咨询——转化率比之前提升了8倍不止。当然这个案例或许暗示了情绪价值比课程本身更容易驱动决策,毕竟很多人买的是“逆袭可能性”而不是知识本身。
别看软文好像随便写写,细节翻车起来真要命:
- ? 避免假大空承诺:“学完保证入职大厂”这种话现在没人信,还会被举报
- ? 忌用行业黑话:“SOP赋能”“底层逻辑”…用户看不懂只觉得装
- ? 多用真实证据:学员反馈、作业截图、成绩对比比什么都有力
- ? 聚焦单一场景:一篇软文只打一个痛点(比如转行/加薪/副业),信息越杂越难转化
特别提醒:不同平台调性差很多!小红书适合故事化拆解,知乎得堆数据理性分析,抖音就得短平快…平台特性这块我还在摸索,大家有经验欢迎交流。
如果你急着要效果,直接套用这个框架(亲测有效):
1. 标题:痛点+解决方案(例:《经常被老板骂PPT丑?1个模板让你被夸专业》)
2. 开头:场景故事引发共鸣(“你是不是也遇到过…”)
3. 中间:
- 学员案例对比(前后面貌/收入变化)
- 课程亮点的用户视角转化(别说“有10节直播课”,说“学完就能做出让同事惊艳的方案”)
4. 结尾:限时优惠+零风险承诺(支持无条件退款)
最后说句实在的:软文本质是沟通术。你得放下“卖课”的执念,先想着怎么帮用户解决问题。他们信任你,成交才是水到渠成的事。多看看爆款文案,拆解底层情绪抓手,慢慢就能找到感觉——当然持续测试优化才是王道,没有一劳永逸的模板。
【文章结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