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169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个人认为,电视、自媒体、报刊的中外文夹杂现象,是时代发展,中西文化碰撞的必然结果。凭此就说是“文化不自信的体现”,实在有点言过其实。
中国文化底蕴深厚,汉字经历千年的发展与演变,成为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,自然有它无尽的魅力与神奇力量。而英语已然成为国际第一通用语言,要想与国际接轨,必然要接收英语带给中国文化的冲击。理性的看待中外夹杂现象是必要的,不能一味的批判,也不能任由其泛滥。
显然像“明天conference(会议)上,要对你那个report(报告)进行discuss(讨论)……”这样的夹杂是混乱的,既不是英文,也不是汉语。这样的语句是对两种文化的不尊重,也反映出说话者个人的文化素养水平的低下。这样的语句自然是需要遏制与纠正的。
但是,如果是“NBA”“CBA”“KHL”等国际通用缩写的词汇,则是正常的。我觉得真正是关注这些的人,即使不加标注亦是理解他们的意思的。而对于不理解它们意思的人,关注的亦就是表面,不知道又如何,而且看得多了,自然会知道“NBA”的意思,也算是多学了东西吧。如果说“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”,就显得又繁琐又呆板,还不容易记住。现在一说“NBA”“DNA”,即使是完全不懂行的人亦是知道的,反而说‘脱氧核糖核酸’,大家反而不知道说什么。所以,完全的抵制这些缩写,显然会造成与国际的脱节,也不利于人们的记忆。
我国向来提倡“吸取精华,剔除糟粕”,在面对中外文夹杂这一个问题上,亦可如此,不必太过极端的去否认一切。
促销组合,主张公司运用广告、人员推销、公关宣传、营业推广、四种基本促销方式组合成一个策略系统,使公司的全部促销活动互相配合、协调一致,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效果,从此顺利实现公司目标。
促销(promotion)是上个世纪提出的营销原理4P中的一个重要元素,促销的方法也成出不穷,公司在进行促销组合前需要根据这四个策略进行工作部署。
第一:促销宣传,利用一切宣传手段将促销信息发布到潜在顾客手中,例如:商家DM,电视宣传,报纸宣传,微博、微信宣传,自媒体宣传等。
第二:人员培训,在一场全场、全渠道乃至全国的促销活动举办前必须将所有的渠道人员,布局完成,并将整个促销活动的细节向全体人员公布完整,同时进行一线销售人员的培训,培训内容:促销话术、活动概要、参与商家商品等。
第三:成本核算,每个促销活动都会产生费用,销售额,在举办活动之前必须进行活动费用的预算与销售预估,借助这一策略的控制促销成本。
第四:促销商品的准备,任何一家公司的促销都需要准备大量的商品以及促销物料,包括广告设计,展台设计,促销人员服装设计等。
一场有效果的促销攻坚战除了增加商品的销售,也有机会压制竞争对手,所以在策划促销活动前需要了解一下同类商品的一些商业动向。
上一篇:社交媒体营销策略有哪些 社会化媒体主要营销方式有哪些
特别声明: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文芳阁软文发布平台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的文章,应在授权领域内应用,并注明来源为:文芳阁。违背上述声明者,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。
标题:社会化媒体营销名词解释 你怎么看电视、自媒体、报刊的中外文夹杂现象
地址:http://wenfangge.cn/index.php?app=xinwen_front&act=one_xinwen&&id=971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