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185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上周陪闺蜜去看车,贩卖小哥神秘兮兮地说:"当初订车送求婚钻戒代金券。"当时我俩下巴差点掉方向盘上。这事儿让我突然意识到——七夕根本不是卖车,而是把买车包装成爱情留念品。
依循客岁23家4S店数据,真正有效果的七夕运动得抓住这三个中心点:
1. 把试驾路线变成约会路线
某合资品牌客岁打算的"星光隧道试驾",在7公里隧道里布置了1314盏LED灯,成交率比日常高47%。中心是让副驾驶那位以为"这车不买,浪漫白瞎"。
2. 赠品要能发友人圈
别再送脚垫这种土味赠品!看一看人家玩的:
3. 贷款方案藏着小神思
聪明的4S店会把月供调成520/1314这种数字,美其名曰"爱情左券金"。客岁某德系品牌用这招,分期购车占比直接翻倍。
扒了五个品牌的内部方案,发现运动规模要捕风捉影:
估算档位 | 必杀技 | 成功案例 | 避坑指南 |
---|---|---|---|
5万以下 | 老顾客带新抽双人游 | 某国产车三天拉新顾客200+ | 别搞繁琐游戏环节 |
5-10万 | 七夕限度改装车拍卖 | 日系品牌拍出3台爆改车 | 提前做好流拍预案 |
10万+ | 明星助阵情侣挑战赛 | 豪车品牌请明星站台转化率35% | 签好肖像权免责条目 |
重点说下中档估算:某国商品牌搞的"前任VS现任"段子大赛,让顾客吐槽前任车缺陷,最佳段子手免三年保费,抖音播放量破万万。
客岁帮某新能源车做传播,发现这种内容最抓眼球:
某品牌把顾客求婚翻车现场做成花絮,反而激发多次转载,当月线索量涨了130%。
别迷信公众号阅读量!这三个真实指标更靠谱:
有次发现某店宣称运动曝光10万+,终局七夕当晚只有3对顾客到店,厥后才知贩卖把传单都发给跳广场舞的大妈了。
干了八年汽车营销的老狗想说
七夕卖车根本不是卖铁皮壳子,是卖"今后余生共同奋斗"的仪式感。见过最绝的案例,是把交车仪式做成婚礼现场,方向盘系蝴蝶结,钥匙放在戒指盒里。那对顾客厥后真成了品牌代言人,孩子周岁照都在4S店拍。
当初策划运动前必问三个症结:小情侣会不会为这一个环节吵架?大叔大妈能弗成以看懂玩法?打工人有没有装逼发圈的愿望?就像上周看到买菜阿姨在探讨某车的"七夕买菜后备箱大赛",这才叫真·破圈。
说到底,能把卖车变成爱情打卡的4S店,根本不怕没顾客。毕竟这年初,连民政局都开始内卷了,咱卖车的再不搞点浪漫金融学,怎么对得起方向盘上挂着的中国结?